全国人大代表献策产业援疆——
增强“造血”功能 激发内生动力
“我曾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考察辣椒种植情况,那里自然条件好,辣椒红色素含量高,但当时价格波动大,带动增收作用发挥得不好。”3月6日,来自河北省的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董事长卢庆国说,“当时我决定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建厂,以10元每公斤的价格收购辣椒,提取辣椒红色素,带动当地辣椒产业发展。”
目前,焉耆回族自治县区域内甜椒种植面积从当初的10余万亩,发展到现在的60多万亩。不仅如此,晨光生物科技集团在莎车县还建成10余万亩万寿菊种植基地,受益农户达5.5万户。
牵牛要牵牛鼻子。在卢庆国代表看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要看产业。近几年,他一直关注产业援疆,多次呼吁不断增强受援地造血功能,支持新疆、兵团特色产业发展,加强种植基地建设、农业技术服务、农产品加工企业项目建设等。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的带动作用不容忽视。”卢庆国代表说,今后,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推动援疆省市和受援地在种子生产、科技服务、产品销售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延伸农业产业链,用更加丰硕的合作成果,推动新疆和兵团乡村振兴。
“去年,我们在新疆和兵团加工了几十万吨特色农产品,年产值达30多亿元,今年我们力争再创新高!”对于今年的发展,卢庆国代表信心满满。
产业是发展之本,产业援疆是增强受援地发展能力和“造血”功能最有效的途径。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务实推进产业援疆,大力支持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累计实施产业项目14个,为2000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河北省立足二师铁门关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实际,把最优质的产业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二师铁门关市倾斜,把产业援疆的着力点放在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新恒立、星宇信达纺织全产业链项目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开创河北纺织类企业集群式发展新局面。
“十四五”期间,双方将加快建立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对共建机制,在产业规划、运营管理、信息共享、人才储备等方面全面合作,在“飞地园区”和“组团式”合作共建园区方面探索新路径,通过产业援疆激发二师铁门关市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河北日报记者 王璐丹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珺)
短评:抓住产业这个关键
如何带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如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晨光生物科技集团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建厂,让辣椒产业“火”起来,这个典型事例再次说明:援疆省市与受援地要携手做强做大产业,让产业引领高质量发展。
焉耆回族自治县区域内当时辣椒种植面积只有十几万亩,晨光生物科技集团建厂后,如今辣椒种植面积已逾60万亩,扩大了好几倍。有十几万亩种植面积的时候固然也能使一些农户受益,但怎能和现在的产业规模相比?
地还是那些地,人还是那些人,但是思路一变天地宽,产业一兴万事兴。很多人都知道,无论是带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还是推进乡村振兴,都需要产业先行。可怎样兴产业?这就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
一要重视产业援疆。发展产业的条件再好,不重视等于零。不重视就不会深入研究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也不会推动相关项目实施,空有优势却坐失良机。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视,才能研究探索、挖掘潜力,寻求突破、开创新局。
二要找准定位,扬长避短。拿晨光生物科技集团的事例来说,这些年新疆很多地方在种植辣椒,还能再扩大种植规模吗?不怕量多滞销吗?这就要找到优势看市场,看完市场再拍板,关键时刻敢拍板!要切实把握好强优大三者的关系,找准自身定位,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胜出。
三要真抓实干,不遗余力。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面对变化的市场、难得的机遇,看准了的项目就快马加鞭推进落地建设,有条件了就马上投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果摆在那里,胜过千言万语。(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