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的毕海依卡·阿合曼尔与毡绣的故事,比她手里的羊毛线还要长。
擀羊毛,小针扎,花毡里面藏着啥?
日前,记者走进六师红旗农场十二连居民毕海依卡·阿合曼尔的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层层花毡,将房间装扮得十分温馨。
毕海依卡·阿合曼尔告诉记者,她从小生活在牧区,十三四岁就开始独立制作毡绣、布绣绣品。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活态传承”的非遗保护方针,六师五家渠市健全机制、强化措施,不断推进非遗保护工作。
2008年,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红旗农场十二连职工库拉西成为哈萨克族毡绣、布绣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她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把毡绣、布绣技艺与兵团红色文化结合起来,逐渐发展为文化产业,带动了一批职工增收。
“花毡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东西。”库拉西说,“我小时候常会看到,奶奶和母亲把羊毛处理干净,擀制成羊毛毡,然后把盐、面粉与牛奶调和成糊状物,用小木棍蘸着在羊毛毡上画出各式各样的图案。我母亲画图案不用任何辅助工具,都是一笔画成的。”
围着羊毛、针线长大的库拉西,从擀羊毛开始,逐渐掌握了花毡绣制技艺。截至目前,库拉西已绣制大大小小的作品千余件,这些花毡绣品走出毡房,进入越来越多人的家里,装点着人们的美好生活。
在库拉西的作品中,她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件用丝线绣成的玫瑰花绣品。“我去江苏省学习时学到了苏绣技艺,就尝试着将两种技法结合起来,那幅作品就是这样绣出来的。”库拉西说。
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红旗农场将毡绣、布绣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先后成立了哈萨克族毡绣布绣合作社、民族手工艺产业孵化园,配有44台绣花机,建立了两个机绣车间、两个手绣车间、两间展销室,让60余名哈萨克族妇女改变纯手工绣制方式,以手绣与机绣相结合提高绣品制作效率,为毡绣和布绣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这几年,农场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场地,还聘请专业老师指导,使这项传统技艺融入了更多现代元素。今年上半年,园区卖花毡绣品收入了10万多元!”库拉西高兴地说。
如今,许多和库拉西一样热爱毡绣、布绣的哈萨克族妇女在园区创业,由经纪人帮助她们联系订单,负责打开市场销路,共同实现毡绣、布绣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红旗农场还采取多种措施,推动毡绣、布绣规模化经营,带动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就业创业。
产业孵化园的不断发展,有效保护和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增收致富“蓄水池”和兵地融合发展示范园。
库拉西告诉记者,她打算利用暑期将毡绣、布绣制作技艺传授给女儿,将这项传统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并在不断创新中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