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高出7.6个百分点,兵团高标准农田有多“高”?

作者: 徐彤彤    来源: 兵团日报    日期: 2023-10-30

  10月28日,十三师火箭农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建设项目施工现场,阵阵机器声轰鸣,工人们正在进行渠道及泵房前池工程的施工作业。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农场农田等级、水资源利用率,实现耕地高效利用,助推农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棉花质量效益提升,为职工群众增收提供保障。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兵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核心,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着力做好“土地文章”,建成一批“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高标准农田,不断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兵团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77万亩,占耕地保有量的6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6个百分点。

  高标准农田,“高”在哪儿?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兵团是如何做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兵团带来了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近日,本报全媒体记者走进兵团各垦区,在田间地头找寻答案。

  高产能——“粮田”变“良田”,绘就“好丰景”

  金秋时节,在七师一二九团七连的高标准玉米种植示范田里,收割机穿梭作业。看着金灿灿的玉米粒从收割机中倾泻而出,七连职工李爽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今年,我种植了50亩玉米,都是机车进地作业,收获的玉米颗粒饱满,特别省心省劲儿,高标准农田让我们丰收更有保障。”

  在七师一二八团五连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大型联合收割机在大豆田里隆隆作响,一次性即可完成收割、脱粒等作业。

  “今年,我家的75亩大豆平均亩产343公斤。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团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我们实现了集中灌溉、统一施肥,节约了人工成本,为农作物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五连职工史孟说。

  今年,七师胡杨河市建设高标准农田62.96万亩,占兵团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的四分之一。

  兵团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闫向辉介绍,在兵团各师团,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地块,小麦平均亩产增加50公斤,棉花平均亩产籽棉增加8公斤。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兵团着力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通过秸秆粉碎还田、过腹还田、土壤深松、增施有机肥等,改善土壤结构和养分含量,加大土壤改良和保护力度,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率。

  针对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兵团加强大中型灌区建设,完善农田灌溉渠系,大面积推广田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发展新时代“坎儿井”输水模式,充分挖掘节水潜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扩增有效灌溉面积和复播作物产能,保证农作物及生态用水需求。目前,兵团研发的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已覆盖40多种大田作物,建成全国最大的高效节水灌溉区,实现生态改善、农业增产、职工增收等多重效益。

  “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农田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耕地质量大幅提升,田、土、水、路、林得到综合治理,实现了土地小块并大块、分散变集中、零碎变连片。”闫向辉介绍,“特别是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实现了从‘粮田’到‘良田’的转变。”

  高科技——“良田”配“良技”,打造“智慧田”

  入秋以来,三师各团场迎来棉花采收季,大片整齐开阔的“棉海”里,采棉机高效作业,每隔20分钟就能形成一个2吨重的大棉包。

  看着一包包整齐排列的棉包,四十二团四连职工赵朋安心里乐开了花:“我今年种了80亩棉花,全部采用‘干播湿出’技术,省时省力省钱,出苗率还高,平均亩产籽棉400多公斤,比去年提高了不少。”

  今年,四十二团种植棉花5.68万亩,全部采用“干播湿出”技术,通过应用精准施肥、合理化学调控、绿色防控等技术,棉花产量得到明显提高,预计平均亩产籽棉超过420公斤。

  作为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近年来,三师图木舒克市坚持以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为引领,以提高棉花品质和效益为目标,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致力打造棉花“干播湿出”技术集成示范样板区。在该师市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干播湿出”、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在各团场得到广泛应用。

  如今,从春播到秋收,兵团广袤的田野上已经发生了一场农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在农田里,弯腰劳作的身影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忙碌的无人机和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一项项农业“黑科技”。

  良田更需配良技,这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一环。兵团突出“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在农业生产中,依托高标准农田,集成、创新、推广膜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农作物“矮密早”种植模式、农作物精量播种技术、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农作物“干播湿出”技术等,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形成农业产业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兵团加强统筹谋划,打造高标准农田“升级版”,在高标准农田相对集中区、优势作物产区、不同灌溉模式区、中重度盐碱区等不同区域,因地制宜集成应用新时代“坎儿井”、智能灌溉、绿色防控、节水降盐、数字农业等前沿农业科技,打造16个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区,进一步总结建设经验,带动兵团高标准农田建设提档升级。

  高效益——“寸土”变“寸金”,端稳“聚宝盆”

  走进六师奇台农场二十连,放眼望去,广袤的田野阡陌纵横,高标准农田整齐划一。作为奇台农场第一批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连队,二十连已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连队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为粮食高产创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职工群众增收,是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兵团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耕地质量、改善生产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高标准农田如今已经成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据专家测算,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农业生产可实现亩均节水70立方米左右,粮食产能可提高5%至20%,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增长30%至50%,种植环节亩均收益提高100元至200元,农田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的同时,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也实现稳步提升。

  兵团围绕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和提高粮食产能目标任务,大力培训农田建设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职工群众等高标准农田受益主体。针对农田建设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重点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建设保护、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农田建设监督评价等工作加大培训力度;针对职工群众等受益主体,重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使用、管护相关政策制度、标准规范、技术要点等的培训;聚焦“一人多能、一人多技”,强化农田、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培训,加强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种植培训,重点开展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绿色防控等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培训,加大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通过提高农作物综合生产效益,增加职工群众收入,增强职工群众建好田、护好地、创高产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兵团农业基础逐步夯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耕地数量和质量逐步提高,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大范围推广,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闫向辉说。

[责任编辑:周倩]
01007014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94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