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生态“高颜值”催生经济“高价值”
8月27日,在二师三十四团九连黑枸杞种植基地内,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今年是我种植黑枸杞的第九个年头,预计每亩地能产100公斤干果,亩收益可达3000元。”望着眼前的喜人景象,种植户焦令亚喜上眉梢。
该黑枸杞种植基地所在地曾经寸草不生,如今已是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宝地”,成为兵团积极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缩影。从追求“高颜值”生态环境到带来“高价值”经济回报,近年来,兵团立足自身生态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与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格局,逐步建立起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
兵团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各师市、团场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截至目前,已成功打造二师三十四团、草湖项目区四十一团、四师七十一团、九师一六一团4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为推进美丽兵团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板。
与此同时,兵团锚定“两山”理念“转化点”,借助“生态+”模式,不断推动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有效转化,将生态惠民目标和重点建设任务一一落到实处。通过发挥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实践的平台作用,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真正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逐步探索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多类型的转化路径,“生态美、产业旺、职工群众富”的美好蓝图进一步成为现实。
立足不同团场资源禀赋,兵团近年来探索出多条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特色路径。草湖项目区四十一团依托优质生态资源,推动红色旅游与现代农业观光、自然生态旅游融合,实现红色人文景观与绿色自然资源的优势互补;四师七十一团持续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通过“企业+合作社+农工”经营模式,延伸粮食产业链,培育出“兵团绿农”“天香伊牌”等优质农产品品牌,实现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双赢;九师一六一团作为兵团首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坚持以产业开发反哺生态环境治理,稳步推进国家级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EOD)试点项目,以绿色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目前,该团林草覆盖率超过78%,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96%以上,旅游产业实现年产值超亿元,绿色经济已成为团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兵团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完善具有兵团特色的“两山”转化体制机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持续推进美丽城市、美丽连队、美丽河湖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绿色转型。(全媒体记者 秦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