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坐落于黄浦江畔的瀛新园显得更加沉寂,闻名全国的“驴背上的医生”姜万富就长眠于此。
这位人们口口相传的“穷多克特”(维吾尔语,意为“大医生”“好医生”),从东海之滨辗转来到西部边疆,为守护各族群众健康奉献了毕生心血。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66年7月17日,这天,刚满17岁的姜万富告别家人,从繁华的上海踏上了前往祖国西北边陲的征程。“远方的青年人,塔里木来安家……”西行的列车上,姜万富一路哼唱着《送你一束沙枣花》,彼时,他的身份从一名上海待业青年变成了支边青年大军中的一员。
“坐了三天半火车和七天汽车才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叶城二牧场,车子停下后,周边全是沙包、戈壁。”来之前,尽管姜万富对边疆的荒凉早有耳闻,但亲眼看到这样的场景,他还是惊呆了。
“下车吧,孩子们,到家了!我们兵团人用双手一定能在这片戈壁上开垦出良田。将来我们一定能住上砖房,用上电灯和自来水。”连长许连荣的一席话,深深打动了姜万富。他二话没说,背起行李钻进地窝子。
和当地职工一起割草、挖地窝子、开荒种地……姜万富一颗仿佛悬吊着的心,在一片“欢迎”声中,落到了昆仑山这片土地上,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
叶城二牧场是国家级贫困团场,地处昆仑山海拔2200米至4850米的高原上。在当地,卫生员急缺,别说大病,许多职工得了小病都没人看。
“你去学医吧!凭着不怕吃苦的韧劲,你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卫生员!”在叶城二牧场老领导郭长林三番五次“恳求”下,姜万富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因为学的是治病救人的本领,姜万富无比刻苦、认真。5个月后,回到叶城二牧场二连的他成为一名为牧工看病送药、救死扶伤的卫生员。
二连有100多个放牧点,每半个月,姜万富就要去放牧点巡诊一次,一次一般要一星期左右,长则十天半个月。去巡诊时,他总要带上药箱、驴子和马褡子,也因此得名——“驴背上的医生”。巡诊的路很荒凉,他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有时候太寂寞了,就对着山谷大吼几嗓子。
每到放牧点,维吾尔族老乡远远看见姜万富来了,都高兴地喊:“穷多克特!穷多克特!”然后就是热情地拥抱,与姜万富拉着手、搭着肩往毡房里走。喝着老乡家热气腾腾的奶茶,姜万富笑得像个孩子。
1968年11月,牧工节比·阿洪在风雪中赶羊时从高处摔下来,头部受伤流血,昏迷不醒。接到口信,姜万富背起药箱就走,经过3个多小时奔波赶到现场后,立刻对伤员伤口进行消毒、包扎。等节比·阿洪苏醒后,姜万富又用两根木棍绑成担架,用两头毛驴把他送回连部,进一步清创、缝合、打针,直到深夜2点多才处理完毕。
二连放牧点沟沟坎坎遍布,姜万富为了赶时间经常沿着悬崖峭壁攀援前行。有一次,他给牧工看完病下山时,脚一滑顺着满是积雪的山坡滚了下去,幸好挂在了悬崖边上。等苏醒过来后,他发现自己的裤子全挂破了,几道伤口还在流血,药箱里的物品散落遍地。这样的经历不止一次,但姜万富从未退缩过。
1980年,支青“回城风”也波及了遥远的昆仑山,姜万富毅然选择留下来:“一想到回去就再也听不到那一声声熟悉又亲切的‘穷多克特’,我的心就像被掏空了一样。”
不曾想,这一留下来就是43年。其间,姜万富成功为大山里的各族患者实施肠梗阻、剖宫产、膀胱结石、附件切除等各种手术2000多例,无一例失败,而这样的病症在昆仑山深处进行治疗,其难度可想而知。
热心周到、至真至诚的服务,使姜万富成为当地各族职工群众心目中的“救星”,纷纷称赞他是“神医”“好医生”。
多年过去了,姜万富曾经踏遍的昆仑山依旧巍峨耸立,当地的人们也始终没有忘记他们的“穷多克特”。(常丫丫)